当前位置: 首页 > 要闻 > 列表

硝化反硝化作用原理 硝化

来源:城市网    时间:2023-07-08 04:16:22

X 关闭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1、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,土壤中的铵(或氨)被硝化细菌作用而氧化成硝酸。

2、由铵(或氨)转化为硝酸的过程叫做硝化作用。

3、但在pH5以下,pH8以上硝化作用受到到一定的的抑制,因硝化细菌适宜在pH6.5—7.5下生活。

4、硝化作用使铵变为硝酸根后,移动性增大,有利于作物的吸收,但由于硝酸根不为土壤保存,容易被淋失。

5、  硝酸根在嫌气(氧气不足)条件下被反硝化细菌作用而还原成一氧化二氮或氮气而挥发。

6、这种由硝态氮还原成气态氮的反应叫做反硝化作用。

7、一般稻田的反硝化损失氮素达35%左右。

8、所以硝态氮肥不适宜水田施用,铵态氮肥和尿素要深施盖土,避免硝化后再一步发生硝化作用损失氮素。

相信通过硝化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,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。

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X 关闭

Copyright ? 2015-2018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

邮箱 : 435 227 67@qq.com